事实上,加快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已迫在眉睫。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当前,我国大多数机构代码仅应用于各部门内部管理,存在信息孤岛问题。各类机构代码长度、含义、作用不同,相关法人和其他组织需要多个部门申请代码,有的还收取费用,影响了同一主体信息比对,增加了社会负担,降低了行政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成都市试点推行的“一照一码”将原来的注册登记号码、税务登记编码统一为社会信用代码,为推行“两证合一”提供了有力保证,也为运用大数据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提升政府服务监管能力开展了有益探索。
记者了解到,作为试点“一照一码”的重要内容,个体工商户在办理市场准入登记事项时,相关信息数据将被传送至四川省信息信用共享平台和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税、地税部门可通过该平台提取个体工商户联系电话、雇工人数、投资金额三项数据加以处理应用,通过数据多跑路,让个体户少跑腿,也有助于引导其依法纳税、诚信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