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阿坝、宜宾、眉山、乐山等地不同程度出现灾情。7月5日12时40分左右,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老街村213国道磨子沟处发生泥石流,半小时后,15名受困人员被成功解救。强降雨还致使眉山市丹棱县多处桥梁冲毁、公路、农田受损,当地已安全转移安置881人。
多地启动应急预案技术助力防汛减灾
至6日晚,成都、乐山、眉山、雅安四市已先后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国家防总、省防指联合工作组已赴乐山等相关地区指导救灾,详细灾情正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
成都市建委将于近期开展地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大检查,成都市交委要求地铁运营企业要认真做好地铁营运(及试运行)线路防渗漏、防大面积积水等险情应急。乐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重点突出山洪地质灾害、景区、山区道路等防御工作,各地迅速反应。长江泸州航道局启动了防汛红色预警,部署防汛工作,20艘防汛工作船,180余名职工奔赴航道维护现场进行作业。广元实行“一日一会商”,加强与嘉陵江上游的毗邻市、县(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宁强县)防汛部门联络沟通,准确把控雨情水情。
除了各地加强汛期应对,四川省建立山洪预警监测系统也在此次汛情期间发挥作用。5月入汛以来,四川省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布预警2591次,指导群众转移4.5万人次,避免6300余人伤亡。全省山洪预警监测系统共向8.4万名相关责任人发送短信33.2万条,内容涉及雨情水情监测、山洪灾害预警。6月18日开始,泸州市古蔺县山洪灾害隐患点11个简易雨量报警器提前预警,危险区内的92户居民计361人快速撤离,成功避险。
2010年,四川省开始启动山洪预警监测系统建设,迄今已经遍布全省175个县(市、区)。目前,系统已拥有5500个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站、197个监测预警平台 ,可基本实现对全省1.1万个受威胁较重的城镇和村落监测预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