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白鹭湖与“荷塘月色”之间,是以生态景观方式建设的水质净化区域。区域内种植大量的芦苇、香根草、姜花、香蒲等水生植物,除对水质进行生物净化外,还兼具生态性、景观性,形成了水草相依、层次丰富的湿地景观。这片看似普通的水域,通过栽种、投放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性手段,每日污水处理能力可达25000吨。
除湖区外,白鹭湾湿地还可以承载邻近“荷塘月色”等区域的污水处理。处理后排放的污水一部分流入陡沟河,片区水系可得到本质性改善。同时,白鹭湾大面积的植被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白鹭湾中不断增加的野生动植物也保证了当地的生态多样性。
2012年,成都全面启动“六库八区”湖泊水系建设。至2017年,成都将依托现有水系,在环城生态区建设6个湖泊、8片湿地,将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由7%提升到21%。所有建设都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证区域内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植物的原生态性和乡土性。
(原载《经济日报》2016年7月12日第13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