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四圣祠西街谢无量旧居之争:36号院1955年房产证找到(图)
2016-07-15 22:10:2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徐祖甲说,他们家原本在东城根街居住,1948年前后搬到这里居住,他们住在附2号,与附3号一墙之隔,“附3号最早是一个姓胡的人买下来的。”上世纪50年代初,胡家搬走,来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人:谢无量。徐祖甲证实,房产就是谢无量买下来的,“当年价格在1000多万,1万等于现在的1元,就相当于1000块钱,不过那阵工资低,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大数字。”

“他眼睛大,身材又高,穿西装,还戴怀表,经常抱着人参米爆的米花回来。”徐祖甲笑着说,后来才知道他是用爆米花来喂金鱼。

到1956年左右,谢无量去北京前夕,家门口经常有车开来接谢无量去聚会吃饭。“那年头开个车不容易,有身份的人才坐。”徐祖甲回忆,他父亲偶尔也会一同作陪前往。后谢无量搬走,还曾跟他父亲有大量书信来往,遗憾的是后来都烧了。

附3号住户爆料:

“谢无量赴京后由我们家代管”

谢无量搬走后,36号院附3号又是谁来居住?徐祖甲回忆,接下来是一户姓邹的人。44号院的老住户朱蜀燕打来电话证实,他和3号院的邹家女儿是同班同学,小时候还去院里找过她,“不久前跟她交流时,她也说谢无量住过这个院子。”

在朱蜀燕的牵头下,成都商报记者见到邹女士。1951年出生的她,对谢无量仍记忆犹新。

“1956年,谢无量搬去北京,他就找我父亲来这里代管房屋。”邹女士回忆,谢先生与其父亲有共同爱好,都喜欢历史、文学和诗词,“是莫逆之交”,因此将房屋托付与他,“这也说明,这个房子应该是谢先生购置的,不是租的。”

2016年7月8日,四川省成都市,四圣祠西街36号院附3号现状

邹女士回忆,当时交接时就在36号附3号院谢先生的家里。印象很深的是,谢先生个子比较高。屋子里很多东西都已打包,但家具留了下来,“我们就相当于是拎包入住。”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辜波
点击阅读更多【​谢无量旧居】新闻
成都四圣祠西街谢无量旧居之争:36号院1955年房产证找到(图)
成都四圣祠西街谢无量旧居之争:36号院1955年房产证找到(图)
[下篇文章] G20成都会议期间7月21日-24日 乘坐60条公交车线路刷卡免费
[上篇文章] 洗衣液中荧光剂难清除对身体有害?专家观点:用正规产品就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