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很热啊,比香港还热!”见到记者,阮国恒先半开玩笑地“抱怨”。不过闷热的天气,并未影响这位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对四川的好感。
阮国恒对成都最深的印象,是一个时间,“2分钟”。
这是他到宾馆从会议注册到登记入住的时间。“证件递过去,我的房卡、资料都备齐了——这是几百人的会议啊。”他很惊讶。从下飞机后一过边检,会议方就有人接到他,上巴士、到宾馆,一路“无缝衔接”。阮国恒参加过很多全球各类大型会议,但他认为“不是所有会议安排都能做到这样”。
这种细节,在阮国恒看来很重要。“我第一次来成都,这里已经让我感觉很专业。”他特意指了指服务人员,“他们都是当地人?”得到肯定答案后,他再次感叹,“确实很专业。”他认为发展金融业关键在于让外界保持对当地专业化的信心,而专业服务,能加强这种信心。
成都正大力推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阮国恒认为这座城市的目光完全可以放得更大——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区域金融中心。他说,“一带一路”是香港金融界探讨最多的热门话题。而从地域上看,成都是“一带一路”最具潜力的支撑点位之一。“毕竟这里离东南亚更近,也有金融业基础。”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阮国恒认为关键在人才培养。他建议成都在依托高校培养的同时,也注重通过银行协会等机构进行专业性培养,“高校关注理论,而机构更多围绕实战。”同时还应重视引入上海、香港等地金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