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蓉漂”能在成都圆了创业梦
从一定程度上讲,“政府红利”是创业最大的外部动力,为“蓉漂”在成都的创业预期加上了一道保险,而这一预期也坚定了“蓉漂”放手一搏,勇往直前的决心
成都之所以成为创业者的“天堂”,与其制度文化的创新有着直接的关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单指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的“创”,还在于观念之“创”、制度之“创”。良好的预期和制度保障是“蓉漂”选择成都的重要因素,成都的城市管理者深刻地认识到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从资金、平台、制度等多领域全面打造“安逸创业”的城市环境,初步构建了多点支撑、全域覆盖的创新创业格局。
成都着眼于顶层设计,出台多个激发全面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从政策、组织、法治、服务等多方面予以保障。2015年年初,成都市启动了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16年3月又发布了《成都市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不仅勾勒出了成都未来10年的创新发展蓝图,也将为“蓉漂”的寻梦之路指明方向。
2016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创新引领”放在“六大行动”之首位,提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核心动力。当前,成都市正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创业“红利政策”,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从一定程度上讲,“政府红利”是创业最大的外部动力,为“蓉漂”在成都的创业预期加上了一道保险,而这一预期也坚定了“蓉漂”放手一搏,勇往直前的决心。
(作者:何一民,男,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教授、博导;赵淑亮,男,四川大学宣传部干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