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市川剧院传承让青春绽放光彩复排青春版《白蛇传》昨日上演
2016-08-08 10:35:28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剧本以传承为主

接地气的唱法再次运用了起来

昨日,记者在《白蛇传》第五场“扯符吊打”中听见剧中蛤蟆精王道陵唱道:“可怜我‘高抬贵’险遭吊断,‘十二元’打得来行路艰难。‘独占鳌’打起了洞洞眼眼,‘黄龙缠’打得来血迹斑斑!”记者感到费解,似乎每句中都少了一个字。经剧本整理吴泽地介绍,他是有意将1991年版本中一些接地气的唱法再次运用了起来,故意分别隐去了“高抬贵”“十二元”“独占鳌”“黄龙缠”后的“手”“脚”“头”“腰”四个字。“其实,这种接地气的隐字方式,在以往的川剧中很是常见。”吴泽地向记者介绍,此次上演的本子是根据他父亲吴晓飞1991年改编的赴港演出本,结合了他爷爷吴伯祺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本整理而成。“可以说,这次《白蛇传》的本子更多是以传承为主。”

如果观众足够细心,可以发现昨日演出的时间并不如想象中长,在老一辈戏迷们眼中,一出《白蛇传》怎么也得演3个小时以上。吴泽地向记者解释,其实,为了方便现代人的接受,他有意将一些长段的唱词进行了删减,这样会令整部戏的节奏更为紧凑。“此外,我还将一些令人费解的桥段进行了斟酌与完善。”吴泽地向记者解释,比如以前陈巧茹在1991年饰演白蛇盗仙草的桥段中,身怀六甲的白蛇与守护仙草的白鹤童开打败下阵来,白蛇腹中的文曲星来帮忙。“你想,在舞台上,突然出现一人,除非观众对剧本非常熟悉,才可能想得明白此人正是白蛇腹中的孩子。为了减少观众看剧的难度,我把它改为舞台上直接来一仙翁,赐予白蛇仙草。”王梓均 摄影 刘阳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梓均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市川剧院】新闻
成都市川剧院中青年编剧挑大梁 重头戏《天衣无缝》《落下闳》将推出
成都市川剧院中青年编剧挑大梁 重头戏《天衣无缝》《落下闳》将推出
成都市川剧院传承让青春绽放光彩复排青春版《白蛇传》昨日上演
成都市川剧院传承让青春绽放光彩复排青春版《白蛇传》昨日上演
[下篇文章] 成都昨日立秋天气大变脸上午艳阳高照下午冰雹来袭
[上篇文章]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 楼宇市场潜力跻身全国三甲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