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读《草堂物语》彭志强的诗歌地理学
2016-08-23 10:25:24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蒋蓝

栖居成都草堂是杜甫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充满机变的时刻,一如17世纪诗人约翰·多恩的“紧急时刻的祷告”。杜甫的眼泪被蜀籁与声鹃所深切浸淫,淬就出他特有的诗歌水晶。他在草堂时期写诗271首(包括他进出蜀地的23首),从他流传至今的1400余首诗中峭拔而起。这271首诗作,不但构成了杜甫的草堂诗歌踪迹史,而且也架构了一个巍然的草堂诗歌空间。鉴于杜诗号称无一字无来历,他笔下记录的蜀地断代史与近百种风物,恰恰成为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绝好证词。

彭志强 著  

诗人彭志强继诗集《金沙物语》之后推出了第二部诗集《草堂物语》,写作难度要大于前者。这在于他不但要分析杜诗里的那些人物、建筑、遗构、水路、植物、动物的纷繁交错,更要追踪杜甫飘浮的踪迹,用自己的精妙诗歌吟写构成另外一条复线,双线交织,从而复活一个唐朝草堂的诗歌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彭志强就是诗歌的福尔摩斯。

诗歌地理学乃是文学地理学的分支,文学地理学则将文学家以及作品场景描绘的地方经验纳入研究,辅之以地理学的核心关怀。无论是杜甫居住近4年的草堂,还是彭志强对此的反复寻踪,在诗人的独特感知与记忆中,经验构成的空间成为他们所塑造的独有作品,折射着传统、风俗和想象才情。而自然空间里的个体踪迹与看不见的情感踪迹,恰恰又构成了不断分岔的花园。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蒋蓝
点击阅读更多【书评】新闻
《超能脑波》书评:人脑的秘密
《苦行孤旅——约瑟夫·F·洛克传》中文版:孤独的探险家
《苦行孤旅——约瑟夫·F·洛克传》中文版:孤独的探险家
读《草堂物语》彭志强的诗歌地理学
读《草堂物语》彭志强的诗歌地理学
贾登荣:《生命,何以高贵》一个“平民作家”的人生思考
[下篇文章] 从提督街到棉花街 老成都最繁华的地段
[上篇文章] 成都日报记者现场直击马拉卡纳奇迹之夜女排,爱你!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