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对于致力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成都而言,这是一直以来坚持的战略重点。而成都这座城市对于创新的接受和包容,也让“互联网+”和分享经济迅速地在这里生根发芽。
8月24日,滴滴出行发布《成都市移动出行(滴滴)就业及社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滴滴平台已经为成都提供了64.05万个灵活就业机会(包含专快车和代驾司机),占成都201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33%;截至今年8月,总共有1003.75万成都市民和游客使用滴滴专快车出行,相当于201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的68.5%。
这一系列数字表明,以滴滴为代表的移动出行行业,以及整个行业背后的分享经济,已经在短时间内被成都人迅速接纳,并且已经深入大多数成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滴滴作为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也在促进成都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和便捷群众出行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滴滴平台提供超64万个灵活就业机会
共享出行成主流
司机出门,打开滴滴捎带一下顺路的乘客;乘客出行,看看周围有没有顺路的滴滴司机……从滴滴此次发布的报告来看,这样的共享出行方式,已经成为成都人主流的出行选择。
报告数据显示,从2014年8月专车上线以来(其中2015年5月快车上线),到2016年8月这两年中,专车和快车总共服务的成都市民及游客数量达1003.75万人,相当于201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的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