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
一起来看穿这些诈骗手法
电话诈骗类
冒充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受害人身份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其将资金转入国家账户。
医保、社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医保、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调查为由,诱骗受害人汇款。
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银行信息错误,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施资金转账。
包裹藏毒诈骗:
犯罪分子以受害人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称其涉嫌洗钱,让受害人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
金融交易诈骗:
犯罪分子以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及走势,引导受害人在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骗取股民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