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方面,《方案》明确,将重大军工建设项目纳入全市工业发展布局,推进国防科技非涉密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向社会开放有偿服务,争取主管部门放宽在蓉军工单位投资决策权,允许其自主决定参股、控股民口企业等。
成都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鲜樱介绍,成都将积极构建以航空产业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产业体系,以及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为核心的军民融合“1+N”园区体系,力争在“十三五”末,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
为此,成都即将出台《成都市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引导“民参军”协同创新、“军转民”开放创新等10个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并设立2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基金、1亿元专项财政资金。
协同创新,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成德绵三地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的核心任务。《方案》提出,在省上统筹指导下建立成德绵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中关村和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发展先行先试政策在成德绵共通共用;建立成德绵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创新网络、产业孵化基地,共建创新成果产业、中试、转移基地,开展技术开发和转移转化。建立“不迁户口、不转关系、来去自由”的跨行政区域创新人才共享机制,为区域内单位提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