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都江堰聚源竹雕 刻刀下的另一个世界
2016-09-06 10:35:12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杨紫/文  张金智/图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之一,竹雕艺术也由来已久。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涌现了“嘉定三朱”等诸多竹雕大家。竹雕技艺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是宝贵的艺术财富。如今,国内竹雕艺术的流派众多,嘉定派、金陵派、浙派……层出不穷,而聚源竹雕一直以来以其精巧细致的工艺而作为川派竹雕的代表,本期让我们走进聚源竹雕,通过竹雕大师高尚远,认识这项巧夺天工的精工绝技。

聚源竹雕以其精巧细致的工艺成为川派竹雕代表

聚源竹雕作品

聚源竹雕作品 

打赌“打”出来的艺术大师

高尚远是聚源竹雕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自学绘画与雕刻30余年,整理并掌握自清代中期已失传的三种工艺技巧,融浅、深浮雕、圆雕、留青雕于竹、木、牙、角、玉材上,制作的摆挂件、炉瓶、鸟笼等系列作品,因技巧独特,被专家称为“鬼斧神工”,被行家称为“西南第一雕”。而正是这样一位技艺超群的雕刻大师却是因为儿时的一个赌约才意外结缘竹雕。

自古以来,川西平原地区的人们有提笼架鸟的习惯,拥有一个做工细腻、雕工精美的鸟笼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一次赶集过程中,年仅十四岁的高尚远,第一次看到当地人把玩的方雀笼,从小喜欢绘画的他,立刻被鸟笼上精美的雕花配件吸引。鸟笼的主人见高尚远看得如痴如醉,就打趣地说:“小娃儿一个,看啥子看,你能雕得出来?”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少年的自尊心。“雕就雕,这有什么难的!”不服气的高尚远回到家里,凭着记忆用锯条改制成小刀,一口气雕出了五个小摆件。

几天后,当他拿着自己雕刻的摆件给鸟笼的主人看时,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想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毛头小子,居然能仅凭看了一眼,就模仿出原件的七八成样式。当即就有人出二十元,买下了他的摆件。在那个五毛钱就可以吃一天的年代,二十元已然是一笔巨款。原本只想出口气的高尚远却得到了平生用刻刀挣到的第一笔钱。也正是这次儿时的赌约,改变了高尚远一生的命运。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杨紫
点击阅读更多【聚源竹雕】新闻
都江堰聚源竹雕 刻刀下的另一个世界
都江堰聚源竹雕 刻刀下的另一个世界
[下篇文章] 成都富森美家居:四川自贸试验区获批 让成都企业与世界距离更近一步
[上篇文章] “熊猫走世界—美丽中国”国际营销活动全球启幕 向世界展示成都的“国际范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