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解析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进行筛选,然后使用网络传真平台发送诈骗短信,或者直接通过网络VOIP线路拨打诈骗电话。对方以电话欠费、宽带违规使用、法院传票、包裹含违禁品、信用卡被人冒用、强停医保卡等理由,告诉你身份信息可能被人冒用,并诱导你拨打114查询公安局对外公开电话。之后,犯罪分子再用改号软件改成“+86”或“+00086”等开头的虚拟当地公安局电话,让受害人以为这是真的来自公安局的电话。
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对方会让其去一个安静地方接听电话或者更换一个新手机,不能告诉任何人,然后告诉你一个案件编号,引导你登陆假冒的最高检法网站,查询案件信息或通缉令。利用受害人害怕和急于证明清白的心理,对方会指示受害人配合资产核查,让其在网上填写身份资料、银行账户等信息。同时要求下载所谓的“安全控件”,通过木马程序获取受害人登陆ID和密码。
犯罪分子掌握了受害人银行卡信息,并能远程操作电脑后,让受害人插入U盾,编个理由让其不要看电脑屏幕,同时按着U盾确认键。整个诈骗过程中电话一直保持通话,让受害人一步一步按犯罪分子的要求完成转账操作。
防范提醒
公检法机关办理案件时不会通过电话制作笔录,跨部门之间的电话不会直接转接,移交案件必须依照规定程序,通缉令不会直接发给个人,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提供“验证码”。市民如接到此类电话,坚持“不听、不怕、不信、不转账、不汇款”,有疑问可拨打“110”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