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岑参的一首《渔父》,形象描绘了垂钓者的意象,也把其中的乐趣和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诗中所说,在很多人眼里,钓鱼只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取适”的价值也远高于“取鱼”。
时至如今,钓鱼早已从一种捕猎手段演变成一种休闲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江河湖泊资源丰富的四川地区,更是成为一种男女老少人人皆宜的周末娱乐方式。那么,钓鱼的魅力究竟何在?在今天的“蓉城周末圈”中,记者就将带您走近垂钓者,感受钓胜于鱼的内涵和乐趣。
钓鱼运动
钓鱼的乐趣 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目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钓鱼是一项属于中老年人的运动,似乎和年轻人不沾边。但在内行眼里,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事实证明,在钓鱼爱好者的圈子里,年轻人已经占据了大半壁的江山。34岁的陈杰就是代表之一,他参加钓鱼运动7年,已经是成都业余钓鱼界的知名高手。在他的收藏间里,整齐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奖杯,其中冠军奖杯就有8个,“能取得荣誉固然值得骄傲,但在钓鱼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才是我这几年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