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 文/图
相传川派盆景源于蜀汉后主刘禅之手。三国蜀汉时期,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大权在握,“安乐公”闲来无事总会制作一些桩头盆景和山石盆景聊以自慰。千年过后,古人手中的“玩物”却在中国道教祖庭祖山青城山下的安龙镇开花结果。在这里川派盆景不断经历着传统与创新,传承与发展的轮回,安龙的村民早已从千年的盆景园艺中“咀嚼出了日常生活的永久滋味”。
安龙盆景也引起了许多老外的兴趣。
安龙盆景历来以一个“拐”字闻名,力求拐得自然,拐得奇特。
一个小伙子仔细凝视着眼前的盆景,盆景其实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力求人与自然的融合。
人与自然的故事
“娃娃,你这个拐得有点过了哦,自然的东西最终是要回到自然去才行的。”吴红林蹲在一盆海棠前左看右看为其弟子授课。在安龙镇,想要了解真正原汁原味的川派盆景,吴家是绝对不能忘记的。吴红林的曾祖父于民国初年在刘家营创建吴家花园开始制作盆景,到吴红林这代已是第四代传人,他自幼受川派盆景文化熏陶,跟随祖父、父亲练就了扎实的川派盆景技艺功底。1988年,吴红林赴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深造,师从中国盆景大师贺淦荪教授,专攻盆景制作。历时2年,学成归来,是安龙镇盆景业内屈指可数,并具有专业文凭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