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强调,要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命根子,抓住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城市强盛的根基。昨日,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过程中,将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重点抓好工业投资项目、工业园区和工业稳增长,加快推进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努力筑牢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
强化项目促进 做大工业投资“底盘”
“要着力做强投资这个发展的底盘。”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当前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继续高度重视投资,尤其要重点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突出工业投资的重要性,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加强技改、研发等领域投资。
按照“项目年”工作要求,成都市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在激活存量、做大增量上实现新突破。围绕重点产业招大引强,瞄准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项目精准招商,重点抓好世界500强企业优质产能转移。坚持招商引资月通报制度,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近郊和远郊区(市)县力争每年分别至少引进1个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