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去过成都多次,但这次是让我最感震撼和兴奋的一次。在采访中,蓝顶美术馆理事长章智勇的一席话令我印象深刻——
“在日本,一个笔记本都能做出上千种!同样做杯子,我们过去习惯的竞争策略是什么?是功能性的。大家都卖10块钱的杯子,成本可能是8块;我们的策略是把成本降到6块,然后打败你。但日本不是这样,他要做的是一个很漂亮、很精美的杯子,卖100块,消费者照样买单。为什么?因为除了功能性的价值,它还有审美价值。这就是日本为什么GDP高的原因,也是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相比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都有足以引以为傲的文化底蕴和资源。但我们把这些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了吗?没有。比如文创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旅游产品,就面临着很尴尬的局面。你在丽江的古街、阳朔的西街、厦门的鼓浪屿或者湘西的凤凰,买到的产品可能都是一样的,毫无特色可言。这不免让人失望。
而这些不足,恰恰就是创意存在的空间,也就是人们真实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愿意为创意买单、为审美付出、为匠心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