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英演唱的《窑变》里有句歌词:大河之上,天地之中,窑变一幅画,千年丹青难描它。所谓的窑变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产生变化导致表面釉色发生不确定性的自然变化。
位于乐山五通桥区西坝镇的西坝窑,以生产青瓷、黑瓷为主。从现留存于世的器物看,西坝窑所烧制的瓷器,有着惊艳的釉彩,正是出自天然奇绝的“窑变”。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西坝窑的特色。在窑炉中,富含铁、钛、铜等多种金属元素的器物由于受热不均、位置不一,巧妙地形成了山峦、海水、虎皮等形态精美、花色繁多的图案。而该窑出品的瓷器繁多的器型、规整的胎体、斑斓的釉彩,令人赞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村民在庙沱村一带挖出一批具有窑变工艺的黑釉瓷器,乐山收藏界根据瓷器的特征,确定这里存在过一处千年以前的古窑场,便将此地称为西坝窑。
后来,据考古研究证明,西坝窑的烧制史兴于唐末五代,鼎盛于两宋时期,衰败于宋元战争,断烧于明初。西坝窑面积达四十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古窑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