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保护传承”,做精城市文化,建设底蕴深厚、特色彰显的“魅力成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成华新时代“工匠精神”,厚植彰显时代特征的文化内涵。依托成华区域内独有的熊猫文化、现存的工业遗址、历史文化资源,实施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塑造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优化彰显人本特质的文化服务,高标准推进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级自然博物馆、演艺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
坚持“三色辉映”,做美城市生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成华”。未来五年,成华将深入落实成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和美丽成华行动,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先行区。改善大气质量,呈现更多“蓝天”,加快建设通风廊道,做强城市“上风口”功能,实施“增花添彩”工程,推进绿化建设,增添更多“绿地”;实施“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营造亲水环境,涵养更多“碧水”。
坚持“共建共享”,做实城市民生,建设更具获得感、归属感的“幸福成华”。未来五年,成华将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兜实社保、救助、安居等民生底线,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和“全民健康促进”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落实扶贫帮困责任。
坚持“三网融合”,做好城市治理,建设共建共享、长治久安的“和谐成华”。运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升级打造B2G(企业与政府)、R2G(市民与政府)、S2G(安全与政府)综合信息服务互动平台,纵深推进“三网融合”工程;将推进职能“大转变”,加快数据“大整合”,促进效能“大提升”放在突出位置,织密“政务服务网”;坚持共治主体“多元化,坚持共建路径“民主化”,坚持共建方式“法治化”,织广“民生共建网”;立足“城市安全”,立足“社会安定”,立足“市民安宁”,织牢“安全防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