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杜文婷:媒体的力量 让乡村孩子离梦想更近
2016-11-08 11:01:5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作为一名记者,不仅要报道好新闻本身,挖掘感人、精彩的故事,更应该传递正能量,发挥媒体作用帮助弱势群体。在党报工作六年,我记录了很多温暖的故事,也参与了很多爱心策划活动,尽一个媒体人的力量,传播爱、扩散爱。

2014年,我在邛崃高何镇采访一次城乡学校联谊活动时认识了一群孩子。受到芦山地震影响,高何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板房教室里上课,虽然是乡村小学,但这里的教育非常有特色,孩子们捡来山里的树枝、根果,发挥想象力做出精美的工艺品。班主任高老师介绍,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让孩子们做根艺,一方面是丰富课余生活,另一方面,高老师还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将根艺做成学校特色,吸引关注,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被这群懂事的孩子深深打动,更被高老师的坚持所感染,当时便下定决心,帮助他们追逐梦想。

随后,本报推出了系列报道,讲述根艺故事的同时,还邀请了几名孩子到成都过周末。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进科技馆、第一次逛动物园,有太多的第一次发生在这个周末。大眼睛的女孩李涛涛在动物园里告诉我,她做根艺的时候最喜欢做小动物,但是都是根据书里面的图片做的,她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大熊猫、老虎、熊,她回去要把这次见到的动物都做成手工作品。她还要给同学们讲成都的事情,坐“地下的火车”感觉太棒了!

虽然能够参与活动的孩子数量非常有限,但报道却引发了社会关注,越来越多的媒体跟进报道,也有不少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联系学校,去帮助这些孩子。策划报道推出后不久,高老师打来电话,说一个公益组织邀请他们到天府广场地铁站做活动,并愿意帮孩子们义卖根艺作品。此后,诸如此类的活动经常开展,很多孩子走进城市,亲眼看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宏伟的都市建筑。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杜文婷
点击阅读更多【记者】新闻
成都日报评论员文章:好记者永远在路上
徐璨:从清晨到深夜 是要闻记者记录城市的工作节奏
杜文婷:媒体的力量 让乡村孩子离梦想更近
胡清:追着暴雨 第一时间驳谣言稳民心
法国知名战地记者菲利普·罗授成都开讲 曾被恐怖分子绑架
法国知名战地记者菲利普·罗授成都开讲 曾被恐怖分子绑架
[下篇文章] 徐璨:从清晨到深夜 是要闻记者记录城市的工作节奏
[上篇文章] 第一财经日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新机遇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