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至1折、1元抢购……“双11”马上就要来临,商家们推出的“秒杀”活动实在让人垂涎三尺。然而能“秒杀”到的毕竟是少数,因此“代秒族”应运而生。消费者只需花费十几元将秒杀商品的链接发给“代秒”客服,同时提供网购平台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即可“代秒”成功。那么这种另类的“黄牛”行为合法吗?成都一律师事务所的冯律师告诉天府早报记者,“目前并没有法律禁止这种‘代人秒杀’的行为。”
网购达人
交15元服务费128元秒杀原价788元的外套
一些热门的女装店铺在上新前,通常会在店铺页面上提前放出商品预告,并标明上架时间,等待时间一到,众多粉丝和买家则一拥而上,抢购为数不多的现货。
成都市民“天后”,每年“双11”前夕都会将不少折扣商品加入购物车。不过看着满满的购物车,“天后”无奈地表示,“真正买得到的东西其实很少,毕竟折扣大的商品一共才几十件,有些需要‘秒杀’的东西甚至只有几件,咋可能抢得到?”她不断总结经验,但还是徒劳,“哪怕提前打开网页也抢不到,通常秒杀刚开始,不到1秒时间,页面就显示商品已下架的失效通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