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泽显然渴望在文学的视域里,将心中的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宏大叙事与生活细节、传统与现代化、虚构与非虚构的复杂关系,来一次厘定和呈现。
在我看来,诗歌固然可以包含箴言,小说固然可以承载智慧,但演绎人类思想的高音部与低音部最为完美的书写形式,只能是随笔。李敬泽使用的恰是随笔,这是他最拿手的利器。时间是最为苛刻的检验者,16年过去了,他的言路、观点并没有过时,而且至今仍然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10月25日晚,我在四川宾馆采访李敬泽。他燃起了那飘香文坛的著名烟斗,谈到了次日举行的“周克芹诞辰八十年纪念座谈会”的现实意义,也袒露了他之所以重新修订、出版《看来看去或秘密交流》这部书的心迹:“撰写这样一本书是一种冒险,穿行于博杂的文本,收集起各种蛛丝马迹、断简残章,然后,克服横亘在眼前的时间和遗忘的荒漠,通过这些片断,沉入昔日的生活、梦想和幻觉。这本书肯定不是学术作品,我从未想过遵守任何学术规范,恰恰相反,它最终是一部幻想性的作品,在幻想中,逝去的事物重新生动地展现,就像两千年前干涸的一颗荷花种子在此时抽芽、生长。”
采访结束已是子夜时分,他说,“不忙。我们去宽窄巷子再走一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