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川美院长庞茂琨做客“画院论画”:手稿帮我打开创作思路
2016-11-20 18:09:28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解读手稿

是一种创作手段

多年来,庞茂琨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在当下社会现实中,他总是以凝视的视角来描述现实本身,原本静穆的古典画风也被他赋予了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

谈及手稿的意义,庞茂琨表示,美术史家常会把手稿作为研究艺术案例的重要斧正材料,批评家们则将手稿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进行理论性的归纳研究。其实,对艺术家而言,手稿主要呈现为贯穿在艺术家个体创作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不过,手稿会因为艺术家个性化的语言差异,变得多元而含混、复杂又神秘。

庞茂琨说,在他的不同创作阶段,手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图像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图像处理软件似乎取代了素描,能够为油画创作前期提供更为直观、有效的参照草图;另一方面,随着创作的积累,当视觉语言已经不成为绘画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时,日常的思考及创作观念的生成,成为他最为看重的东西,这些转瞬即逝的灵感或想法成为他迅速记录的重点。

谈及艺术家的个性,庞茂琨还讲了一个川美前任院长罗中立的小趣事。庞茂琨笑言:“罗中立当年主修国画,读大学本科时却上的是油画班。后来考研究生,他还不死心,又继续去考国画系,最幸运的是他没有考上。”这件趣事惹得全场一片笑声。“幸好罗中立没有考上,不然的话,后来就没有《父亲》这个作品了,说不定他就去画山水竹子鸟去了。”庞茂琨评价说,罗中立并没有停留在《父亲》作品所取得的荣誉上,而是不断在作品中加入个性化的艺术元素。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嘉
点击阅读更多【庞茂琨】新闻
川美院长庞茂琨做客“画院论画”:手稿帮我打开创作思路
川美院长庞茂琨做客“画院论画”:手稿帮我打开创作思路
[下篇文章] 成都市规划局: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 为勇当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排头兵提供坚强保证
[上篇文章] 李里做客成都市民道德讲堂 讲述精彩民国故事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