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共同主办,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德城镇化研讨会”在蓉举行,中德相关领域的百余名专家齐聚。德国城市发展与交通政策、中国城市交通管理优先政策研究、公共交通在成都……一场场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德双方专家围绕共同关注的旅游交通、城市交通、新型城镇化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据悉,此次研讨会旨在促进德国政府、企业和相关学者更加了解四川,助推四川与德国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为什么要围绕“可持续交通发展”这个主题?全国友协欧亚部吕宏伟副主任介绍,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效、可持续的交通体系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由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所带来的需求,也是应对城镇化过程中不小的挑战。借助研讨会这个契机,将为中德城镇化合作提供更多互学互鉴的空间。来自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交通和气候高级顾问达尼尔·波噶特,以柏林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德国城市发展与交通政策。同时,针对中国城市的交通状况,达尼尔·波噶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高质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取决于:起末点(OD)短距离性、易换乘性和舒适性。
“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交流和分享中德双方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研讨城市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推动中德城镇化建设作出努力。”四川省友协会长赵平介绍,今日,参会代表团将实地考察成都市交通枢纽、都江堰水利工程,切身感受四川省整体城镇交通建设发展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