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弘陶书院、百姓宣讲团、重光书法大学堂、诗书画教师志愿者协会、新市民志愿者协会、东山书院、春晖书社、再军艺术团、健身秧歌队等十余家文化类社会组织,常年坚持在社区广场、“三美”新村开展文艺活动,让群众共享精神食粮。
“我们的群众文化建设,就是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四大原则,突出抓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供给能力、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五个重点,实现文化‘惠民、乐民、便民、教民、安民、聚民’的目标,加快建设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区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舞’起来、‘动’起来,‘暖’起来。”彭虹说,这样一幅蓝图,正渐渐在龙泉驿城乡大地变为现实。
数十万群众充分参与,充分感受文化欢乐,这是龙泉驿市民艺术节的一种创新,也是龙泉驿文化工作的“用心”,更是龙泉驿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独特魅力。在艺术节上,记者感触最深的是,不论艺术修养的高低,表演功底的深浅,就算是没有表演的才能,这些热情的群众,依然能自信地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