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杰有些纳闷,正好,一栋宾馆大楼后侧的停车场位置有一道小区大门,“会不会在小区里?”潘杰走进小区,果不其然,在小区一栋居民楼下的自行车停车棚内,一辆蓝色的单车停在了靠里位置。
将车挪出车棚后,潘杰用手机扫码打开了车锁,并将车骑到了领事馆路的路边停车区域。据小区门卫介绍,该辆单车已在车棚停放了至少两三天。“像这种情况,别人很难找到单车,也会影响单车的循环利用。”潘杰说。
环球中心物业经清理集中停放的共享单车
自从“共享单车”在成都兴起后,潘杰每天上下班基本都会选择“共享单车”出行。而单车乱停放问题他已遇到好几次。于是,潘杰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便会想办法去找到并“纠正”这些“迷失”的单车。
在永丰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上班的黄竹同样在上下班之余做起了志愿工作,“只要软件检测到疑似有问题的车,就会赶过去,把车子编号记下来打电话反馈给公司,遇到乱停乱放,也会进行调整。”
为什么会这样做?黄竹表示,“共享单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给很多市民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在体现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希望大家平时能够文明使用,同时也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志愿行列中,共同维护好城市文明”。
成都商报记者 彭亮 杜玉全 宦小淮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张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