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成都科学城生态治理工程也同步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将沿鹿溪河上、下游展开长度为11.1公里、面积为271万平方米的治理工程。项目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构建“蓄、净、排、渗、补”的海绵式湿地,将营造开放式亲水生态公园。此外,还将建设成都科学城生态水环境工程。该工程以建设生态河道为目标,结合成都天府新区规划,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包含鹿溪河上、下游生态水环境治理工程,涵盖行洪、清淤、生态、景观绿化及市政配套等内容。项目完工后,将形成绵延十余公里的生态绿廊,届时不但可以缓解天府新区建设的生态环境压力,还可以提升兴隆湖入湖水质,塑造“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成都科学城。
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大气:今年1-10月,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4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3.2%、12.7%。
水:全面实施下河排污口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和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改造,污水日处理能力由40万吨提高到75万吨,出水口水质由一级A标提高到主要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水质;启动宜居水岸工程,岷江黄龙溪、岳店子出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
土壤:构建了土壤防治和修复机制,强化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