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天
到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0%以上
2 碧水
到2020年,全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
3 净土
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
成都是座耐人寻味的城市。在这里,历史和现代的完美融合,一方面散发着凝重舒缓的诗风古韵,而另一方面却又升腾着开放奋进的勃勃生机。
12月12日,成都市区天气晴好,傍晚时分一轮明月挂在空中 摄影 王勤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支撑、造就了成都世代的兴旺与繁荣。然而,在现代发展问题上,如何弘扬身后的文化底蕴,形成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城市风貌和风格?
制度先行
环境保护纳入党政一把手考核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成都市认真贯彻党中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定落实四川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实施意见。
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政一把手”责任目标管理,把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通过了环保模范城市的复检,被亚洲开发银行评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通过了国家生态市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