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日报评论员:厚植成都的绿色发展根基
2016-12-13 14:58:32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系列报道,为您呈现成都的绿色发展脉络,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徐璨

□本报评论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一个山清水秀、宜人宜居的国际化成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日前,成都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对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专题审议,以坚定的决心、先进的理念、明晰的规划、高效的举措,要让成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成都,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近年来,成都获得了多个“绿色”“生态”头衔——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这一个个“国家级”金字招牌背后,是成都致力于绿色发展的不断追求。“十二五”以来,成都坚持推进绿色发展,城市生态面貌、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今年9月,成都成为西部省会城市中首个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的城市,吸引了不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向成都聚集。

今天的成都,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方面,仍面临环境容量相对缺乏、环境质量亟待改善、生态产品持续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确定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体现了市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直面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对全市人民的诉求和期盼给出了积极回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们在绿色发展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指南。一是要树立和谐思维,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二是要坚持底线思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的发展,都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三是要具有历史思维,跳出一时一地,以全局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发展问题。事实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需要我们更加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的理念,以科学规划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保护和优化城市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任务。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层面,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认真落实市委推进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了“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提出了生态修复策略和总体目标,以及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城市水系保护等重点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组织规划实施。

回眸成都绿色发展的阶段成效,展望成都绿色发展的光明未来,我们不仅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的责任担当,认真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让我们一起努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为成都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徐璨 本报评论员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绿色发展】新闻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首期“美丽城市共建指数”报告:成都、深圳等一批领先城市气候行动正在提速
探索绿色转型 武安市淑村镇采石场变身农业示范园
探索绿色转型 武安市淑村镇采石场变身农业示范园
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在长沙开幕 以“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
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在长沙开幕 以“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
知名摄影师、书画家走进泸州纳溪 感受绿色文旅发展新活力
知名摄影师、书画家走进泸州纳溪 感受绿色文旅发展新活力
成都:让绿色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成都强力推进“三治一增”提升绿色竞争力
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院长陈明坤:着眼全域 统筹绘就“增绿蓝图”
成都的治霾决心 市民非常乐意看到
[下篇文章] 成都首届“戒烟训练营”开幕 专业医师帮助 1年戒烟成功率约40%
[上篇文章] 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瑛:切实抓好总体规划的实施落地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