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神器”操作简便
路人可随时取用
昨日,记者在宽窄巷子东广场看到,AED机箱主体呈白色,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最上端是LED屏幕,将滚动播放AED操作视频和成都市AED公益宣传视频;中间部分放置的是绿色的AED机器及电极片等辅助设备,方便市民随时取用;最下端放置急救知识宣传折页,推广和宣传AED的使用。
“如在心跳停止发生后1分钟之内立即进行急救,救治成功率可达90%。”苗挺说,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够自动监测患者心律、施以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运作,主要设置在人潮众多的公共场所。具体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设备上的图示,将两张电极贴片贴在人体相应部位,在开启机器后,机器能够自动读取心率,并发出语音提示,当心率正常时,便不会发出电击。
目前,成都市卫计委已按计划组织市急救指挥中心和市红十字会针对试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共500人开展了AED日常管理维护、AED操作技能、急救技能的培训工作,参训学员经过严格的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获得初级急救员证书,确保AED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为在公共场所发生心脏骤停的市民赢得最佳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更多生命。
本报记者 王静宇 摄影 刘阳
名词解释:AED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的、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被誉为“急救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