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是企业的发明专利,然而,当专利侵权行为发生后,不少企业缺乏专利保护意识和维权经验,在市场竞争中屡次受挫。
记者近日从成都高新区获悉,去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通过政府补贴、认定科技保险险种、引导企业投保的方式破解科技型企业专利侵权的难题,为企业科技研发“保驾护航”。
如何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引导企业“投保”进行一定补贴
“科技保险是金融业务主动介入科技研发,为科研活动提供专业保险服务的一种产品。”中航安盟财产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张瑞阳认为,科技保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保护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创新创业。
在成都高新区,不少科技型企业科研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一方面,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融资,另一方面,当专利侵权发生时,企业又要面临巨大的损失。如何提升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企业受到侵权后能够得到合理的赔付?成都高新区采取的举措是:通过对保险公司的科技保险险种进行认定,引导企业购买相应的科技保险险种,再对企业投保进行一定额度的补贴,2016年全年累计为企业投保补贴610余万元。
成都高新区金融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成都高新区截至2016年认定了12家保险公司共95个科技保险险种,其中,专利保护、出口信用及关键设备研发环节类险种投保额占总投保额的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