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可以说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公里”,“小步快跑”式改革难以达到“由下至上,倒逼改革”的作用,西南交大选择了“大步走”,在冒着被遏制风险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成功推进的机遇。
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解决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张皮”的问题。而纵观其改革过程,除了来自一线的民间智慧外,从“地下”转移到“地上”,也充分反映了成都这座兼容并包的城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改革精神。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都,选择继续“下深水”,改革魄力进一步突显。
本报记者采访康凯宁
在科技领域上改革,成都人正在追赶30多年前安徽小岗村先行的脚步。“所有的伟大都源自于一个勇敢的开始。”正如康凯宁所说,只有把个人的得失放在最后,不畏艰险并孜孜以求,才能推动这场改革全面拉开。
改革路漫漫,放眼未来,我们更是希望西南交大的这场探索能最终推动国家科技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为中国产权改革贡献独特的成都力量。
本报记者 陈方耀 摄影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