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主要水源都江堰灌区早已开始“叫苦”,“都江堰的供水能力上限越来越近了。”省都江堰管理局供水科科长徐兴文说,伴随着灌区的不断扩域,滋润了成都两千余年的都江堰已经力不从心。
省水利厅规计处副处长田龙俊说,2014年,四川省水利厅曾经对成都市水资源现状和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如无法增加供水能力,530余万人的成都主城区在2018年的用水需求就将超过现有供水能力;以主城区人口每年增加10万计算,到2030年,主城区人口将达到650万,每年成都用水缺口将超过4.5亿立方米。而这,还没有考虑天府新区的用水需求。
向勇说,成都现在的自来水厂日均供水能力只有178万吨,实际用水量已经接近160万吨。其中,成都市中心城区供水主要由自来水二厂、五厂、六厂及七厂承担,4座水厂水源均取自岷江干流紫坪铺水库下游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渠系。其中,位于徐堰河与柏条河之间的六水厂是供水主力。
把鸡蛋全压在一个篮子里,风险终于显现:2013年“7·9”洪灾引发岷江上游山体滑坡、泥石流,导致都江堰取水口水流浊度创下历史新高,六水厂的取水口被迫暂时关闭,使得成都市在一周内无法正常供水。
找水,成了水务水利工作者的头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