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学雷锋月,四川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孟枳岍特别忙碌,她要联系安排各种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初中开始成为一名志愿者,到了大学之后有了更高的平台,孟枳岍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了,对学雷锋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做好事不能光凭一腔热情,还要动脑筋思考,对方到底需要什么,采用什么方式才合适,这些必须慢慢总结。”
中学时,孟枳岍就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队伍。如今她成了组织者,考虑得更周全。“我们和金牛区银发老年公寓是定点合作,每周都会去,陪他们聊天其实很有技术含量,要找合适的话题,要有足够耐心,老人一句话会反复说很多次,必须学会如何和他们相处。”孟枳岍告诉记者,虽然去了很多次,但还是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
光是孟枳岍所在的化学学院,志愿者就有1800余人,因为是师范学校,特点最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当然是支教。学生支教只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但很多志愿者返回学校之后仍然和孩子们保持着长期联系,成为他们的“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去年暑假,孟枳岍和20多位志愿者就前往三溪,和孩子们相处了半个多月。“感触很深,我们是学化学的,上课时就做了几个简单的实验。这些实验极其普通,但山里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惊叹声此起彼伏。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很多孩子都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启迪吧,可能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帮助。”孟枳岍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