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考古专家王仁湘成博讲述成都工匠精神“蜀郡成都造”“国家免检”产品
2017-03-14 10:46:33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秦汉时期

成都是国家工业生产基地

随着社会的变迁,蜀郡西工由完全的“官办”逐渐变为“宫官监制,私人作坊承制”,所生产的器具种类也不断增加,且大量流入市场。王仁湘透露,“除了西工,在汉代的时候,成都还有东工。东工、西工分别位于城东和城西,是规模很大的两个工厂。这两个工厂什么都造,也造金银铜铁器,也造蜀锦。”

蜀郡从西汉至东汉的四百多年间,一直都是国家铜器生产制作的重镇。其生产制造过程,有细致的分工,并有严格而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汉代手工业的生产可分为官府经营和私人经营两种,而工官就是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工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少府所属工官,如考工、供工、右工以及左、中、右尚方等;另一类是设在地方郡县的工官,其中,蜀郡工官是汉代设立最早的工官之一。专家说,据考证,至少在西汉时期,成都就是全国的三大官营手工业基地。

东汉时成都的蜀郡东工和西工都属于国家管理,受到当时中央政府的管理,生产产品由国家机构进行监制。当时与其他地区战乱纷飞不同,成都地区相对安定,生产并没有受到破坏。成都在秦汉时期一直是国家的工业生产基地。除了丝绸,成都生产的铁器、铜器、青铜器、漆器通过北方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原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

“秦汉时期,成都就已经非常富裕了。首先经济是发达的,财力雄厚;再就是文化先进,引领潮流。”王仁湘说,虽然成都地处内陆,看似交通不便,但是文化通道始终是畅通的。那个时候的成都,以天府之国丰厚的自然条件、经济、文化的发达程度,一点不亚于其他地区。据悉,下周,在新疆见证了“五星出东方”出土过程的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也将做客成都博物馆,为成都观众讲述海上丝绸之路。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谢明刚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嘉
点击阅读更多【工匠精神】新闻
全国劳模刘辉校园“讲课”:选择热爱精益求精 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全国劳模刘辉校园“讲课”:选择热爱精益求精 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塞北小城大同市天镇县酿酒匠人23年古法精酿“一坛酒”:黄酒发展任重道远
塞北小城大同市天镇县酿酒匠人23年古法精酿“一坛酒”:黄酒发展任重道远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王建军:守护钢铁机器的“设备神医”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王建军:守护钢铁机器的“设备神医”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潘从明:将过去归零,要“传帮带”解决新难题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潘从明:将过去归零,要“传帮带”解决新难题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杨义兴:想要练就“绝活”没有什么捷径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杨义兴:想要练就“绝活”没有什么捷径
广西来宾雕刻师钱思宇的“琢玉人生”
广西来宾雕刻师钱思宇的“琢玉人生”
“全国劳模”川锅公司电焊高级技师唐成凤:坚持热爱 绽放人生光彩
“全国劳模”川锅公司电焊高级技师唐成凤:坚持热爱 绽放人生光彩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袁维:他的创新工作室3年发表33篇专业论文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袁维:他的创新工作室3年发表33篇专业论文
[下篇文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四):把好用权“方向盘” 系好廉洁“安全带”
[上篇文章] 西南棋王赛圆满落幕 七大世界冠军均成决赛看客 杨鼎新五段又笑到了最后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