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编者按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进一步勇担重任,成都再一次谋求“跳起摸高”。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提出建议,在成都科学城布局以军民融合为特点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消息一出,激起层层涟漪。
这是一幅动人的愿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体现国家整体科技力量、地方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将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成都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背后是深谋远虑的匠心考量,更是立足现实发展的战略选择。向着这一目标进发的征途中,成都底气是什么、特色在哪里?记者试图从宏观“谋篇”到微观“切片”,做深度解析。锦城观察
安全无污染核技术,正为成都勾勒出一个全新的能源产业愿景。怀揣“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期盼,这一技术的研发已被成都列入“接下来将具体实施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
力争将期盼投映入现实———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正式向国家提出“在成都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
成都为何要去争创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这个“中心”又将起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