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徐娟:妈妈的缝纫机
2017-03-20 22:18:5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徐娟(成华区)

仿佛被时光遗忘的旧美人,一台缝纫机安静地待在阳台的角落里,身上披着一张褪色的花布。它的上面,堆了一些不常用的物品。很显然,它已被当成了一张杂物桌使用。

这是妈妈的缝纫机。它来到我们家的时间,仅比我晚三年。上世纪70年代,一切物资的购买都是凭票供应,妈妈说她用在单位上抽到的自行车票,和别人换了缝纫机票。她扳着指头算了半天,最后一咬牙,硬是花了150多元钱买了下来,在当时,这个价格相当于她工资的五倍。为此,我的姨妈见她一次,就心痛地责骂她一次,说她这台缝纫机是从泡菜坛子里捞出来的。

自从有了缝纫机,家里就经常看见妈妈伏在缝纫机上的背影,以及“哒哒哒”缝纫机工作时发出的欢快的歌声。当别人家的妈妈吃完饭洗完碗呼啦啦地跑去食堂占位置看电视剧的时候,妈妈就坐到缝纫机前面了。昏暗的灯光下,妈妈的背影成了我童年时代见过的最美的剪影。

我曾在相册里见过妈妈年轻时的照片,大眼睛的姑娘,标致的脸蛋,两根长长的麻花辫又粗又黑。但妈妈眼睛近视,所以每次打缝纫机时,她都凑得很近,机头穿针是件费眼神的活,妈妈有时穿几次,都没法将一根柔软的线,穿进那个小小的针眼里。于是有时就让我帮她穿,我倒也很乐意去做这件事,因为我终于有机会接近这台缝纫机了,穿完针,顺便还可以像妈妈那样“哒哒哒”地踩几下脚踏板,把下面线盒里的底线引出来。妈妈平时是不会让我们轻易碰它的,大抵觉得我们笨手笨脚,一不小心就会玩坏她的宝贝吧。

妈妈不仅给我们小家庭打衣服,也给曾经抱怨她买缝纫机的姨妈打衬衣,姨妈在烟厂工作,灰尘大,妈妈给她打了好几件可勤换洗的衣裤,她就可以每天干干净净地去上班了。妈妈还仅凭尺寸,给远在江苏从未谋面的奶奶打衣服。当妈妈终于有机会第一次回去看奶奶时,奶奶直夸她是心灵手巧的好人。一台缝纫机,为我们清贫的日子,织出了无数的欢乐和幸福。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徐娟
点击阅读更多【市井】新闻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慢成都旅行路线串起30多处老建筑 80后小伙用老宅解锁老成都的回忆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都太升桥头“最美风景”不再 95岁“鞋垫婆婆”离世
成华区启动记录·2017拍摄活动 为成都留下有温度的记忆
《城市画报》:快成都 24小时快访“鲜肉”
曹树清:簇桥之恋
吴志维:住在公馆 睡在花下
徐娟:妈妈的缝纫机
成都大街小巷 葫芦丝悠扬
[下篇文章] 进入起飞阶段 成都电商规模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上篇文章] 张清伟:在春天想起故乡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