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家规
“穷不丢猪富不丢书”
仔细翻读、查阅王氏古人遗留下的文字记载,包括了“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礼让”“勤俭”“谦逊”“和谐”“友爱”等家训。
其中第一条就是“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的祖训。王万春表示,王氏家族世世代代教育晚辈在农耕之余,重视教育,教育子孙多读书、勤读书,这样家族才兴,代代相传,泽及后人。
现在,王氏家族的后人在每年的清明节,都会邀约聚集到彭州市桂花镇龙头山的祖坟前拜祭祖先。在祭祖仪式上,读家训、说历史,通过先祖艰苦创业等故事,激励王家后人谨记家训,继续发扬传承王氏传统的耕读文化。
王万春从教40年,现任唐元小学退休党支部书记。平时喜欢收藏历史古籍、写作、钻研本地历史文化。编写过《唐元历史拾遗》《中国民俗志,郫县卷唐元篇》《韭黄之乡、生态唐元》《抗战时期的唐元记忆》《九年如一日,情系学生安全》《建设西门口卫星城,搞好乡村文化建设》《百善孝为先——在平凡中彰显》等文稿。
说到王氏家训,王万春坦言,“爷爷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是一名文墨、学识、声望出众的乡村文人,曾经办过私塾,受到大家的推崇与敬重。家训以及爷爷的言传身教是影响我人生的最大财富。”
讲到自己如何传承王氏家规,王万春说:“我经常跟学生说,要劳逸结合,不要死读书,对待家人、朋友,要谦虚礼让。”
“王氏家训对我们后人是一笔拿钱都买不到的财富,只要是我在一天,我就会把王氏老祖宗的祖训继续传承下去。就算有一天我不在世了,还有我儿子、孙子……接力,继续传承。”王万春的女儿研究生毕业后,在青白江区任教,她表示:“父亲对我的教育是我的人生信条,而我的孩子也在通过我接受王氏族家族的好家训、好家规教育。”
本报记者 晨迪 图片由王万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