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基坑深度深、体量大,施工难度也相应加大。“成都的地下水含量非常丰富,怎样做好降水以及抗浮,是我们施工中的难点之一。”廖靖向记者介绍,整个深基坑使用了334根支护桩,开挖了29口降水井;同时采用了5000多根抗浮锚杆,“为了加强建筑的稳定性,我们将近8万米的抗浮锚杆深入基岩,目前已经实施了近50%。”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该工程已全面启动主体工程施工,当前正在进行地下负4层的基础部分施工,预计今年8月初完成地下部分共4层的主体部分施工;今年11月初完成地上部分的主体施工,进入机械安装以及装修阶段。
加速
工程大量采用预制构件
提前“取经”施工方法
去年10月18日开工,明年8月18日前完工并投入使用——为了加快施工,该工程将大量使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完成现场组装。
在地下部分,地下负一层、地下负二层夹板的梁和板皆采用预制板构件;地上建筑的钢结构部分,也将大量采用预制构件。“在整体工期可控的前提下,我们尽量采用预制构件,为此,我们还组织施工人员到外地进行学习‘取经’。同时,我们还针对吊装程序、现场拼装等,组织了多次试验,以便让工人实际施工时能无缝衔接,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