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切实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排查,彻底查清查实,确保整治到位。”会议强调,整治“小散乱”企业,一是改善了环境质量,这些企业虽然个体的污染看起来不大,但是由于总体数量多,环保能力和环保意识也相对较低,单位产值的污染其实更大;二是解决了安全问题,“小散乱”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保证质量,出了问题也难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三是腾出了环境容量,整治“小散乱”企业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更充足的环境容量;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要跟上,不能只是简单地关停转迁,要持续做好就业、再就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工作。
据了解,经市经信委初步统计,成都市22个区(市)县园区外“小散乱”企业尚有9000余家。成都市将对工业园区外擅自新建工业企业及新上工业项目,对不符合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有重大安全隐患和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三无”工业企业进行检查,并依法查处取缔,同时加快工业园区外落后产能淘汰步伐,促进全市工业企业提档升级。
下一步,成都将继续加大治理力度,争取今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取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