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经济学家霍伟东:这是四川史无前例的机遇
2017-04-01 16:09:25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今年2月20日,在一次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霍伟东作为特邀经济学家,给包括省长在内的政府官员上了一堂自贸区实践课。那次会议上,霍伟东详细阐述了他对自贸区的认识。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前夕,霍伟东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专访,更加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最佳方式 探索对外开放模式创新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霍伟东。

霍伟东告诉记者,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制定过程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其中的不少建议被该《方案》采纳。

他认为,自2013年至今,已有三批自由贸易区获批,这标志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经进入3.0时代。“现有的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形成东南沿海连点成线、长江流域加陕西贯穿东西,河南、湖北中部崛起的总体格局。”

“中国建设自贸区,首先要满足探索制度创新的需要,尤其是探索经济体制改革新模式;其次,也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需要。”霍伟东说,如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环境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新的开放环境下,中国应思考怎么做。”在此背景下,霍伟东认为,通过局部自贸区试验,是一种探索对外开放模式创新的最佳方式。“同时,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贸规则的引领方面,也应该做出我们的贡献。”霍伟东说。

引领全球经贸规则,如何对外谈判?“通过自贸区这块试验田,找到相关依据,进行压力测试。”霍伟东特别强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种新型的自由贸易园区,不同于传统自由贸易园区的政策洼地属性,而是更加强调制度创新。“试验”二字突出了其特殊的“试验田”作用。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董兴生
点击阅读更多【四川自贸区】新闻
青白江区三项举措助力自贸区行政审批改革
央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出台金融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成都自贸试验区国税系统已完成网络申请购票近30万份
成都自贸试验区国税系统已完成网络申请购票近30万份
泸州人才新政推介会在成都举行 川南临港片区最高给予国际顶尖人才300万资金资助
成都国际铁路港单一窗口正式投入运行 19个单位(部门)入驻一窗办结220项服务
成都加快建立与试点举措相匹配的法律制度
截至4月13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两大片区新注册企业902家 七项改革 五大举措 加快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成都构建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成都构建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下篇文章] 加快成都天府空港新城建设 成都高新区正式托管简阳12个乡镇
[上篇文章] 哪些企业最适合入驻自贸区?融资租赁、金融物贸、跨境电商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