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权威解读 4个维度看100平方公里的成都试验
2017-04-06 14:03:3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第4维度

调动全社会参与

形成共建共创合力

全球化问贤高素质人才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自贸试验区建设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成都市将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全民参与,形成共建共创合力。

(一)全天候问需企业和群众。倡导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互动,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建好自贸试验区“两微一网”互动交流平台,广泛汇聚民意民智。通过走访、座谈、问卷和听证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倾听企业痛点、行业诉求、群众呼声,尊重基层首创性和市场创造力,充分汲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各方面建议和意见,不断优化深化试验内容。

(二)全方位问诊专家和智库。为确保重大改革试验路径科学、于法有据、成果有效,将分层次开展系列课题研究,谋定而后动。在全球范围内选聘一批知名智库学者、企业高管等专业人士,组建自贸试验区专家咨询委员会。推动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一批自贸试验区研究机构,依托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咨询机构,为自贸试验区重大改革任务提供智力支撑,做好改革可行性论证和试验路线图设计,提高制度创新的先进性和成功率。

(三)全过程问效第三方评估。建立自贸区经济社会统计监测体系和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把城市能级提升、发展方式变革、治理体系重塑和人民生活提高作为检验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的标尺,全过程接受企业、群众、社会的监督和评判,构建社会调查与专业机构相结合的多方参与评价机制,科学组织对试验成果的提炼、评估和评价。建立自贸试验区工作台账,密切跟踪试验项目进展和效果,定期梳理改革试验典型案例。

(四)全球化问贤高素质人才。全国“1+3+7”的自贸试验区体系形成了对比试验和竞争性改革态势,制度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竞争。因此,成都自贸试验区需要不断完善和实施好国际化人才成龙配套的支持政策,为海外人才来蓉创新创业和成都市企业面向全球招募人才提供出入境、居留、学习、工作和生活便利,聚全球英才于成都。

本报记者 孟浩 温珙竹

摄影 张青青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孟浩 温珙竹
点击阅读更多【四川自贸区】新闻
青白江区三项举措助力自贸区行政审批改革
央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出台金融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成都自贸试验区国税系统已完成网络申请购票近30万份
成都自贸试验区国税系统已完成网络申请购票近30万份
泸州人才新政推介会在成都举行 川南临港片区最高给予国际顶尖人才300万资金资助
成都国际铁路港单一窗口正式投入运行 19个单位(部门)入驻一窗办结220项服务
成都加快建立与试点举措相匹配的法律制度
截至4月13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两大片区新注册企业902家 七项改革 五大举措 加快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成都构建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成都构建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下篇文章] 成都市六医院普外胃肠外科的医生们:不言弃 揪出隐藏的结核病
[上篇文章] 成都城郊结合部环境治理重点锁定13方面突出问题 三个月清理垃圾20万吨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