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四川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聘专家于建玮:自贸区将为成都企业搭建很好的国际化平台
2017-04-08 19:51:34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自贸试验区花落四川,对四川本土企业来讲是重大利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建玮这样表示。他说,“自贸试验区会有很多比WTO更优惠的政策,这意味着企业在过去不能享受到的政策,现在能享受到了,这为本土企业走出国门、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更多外资企业也会借自贸区进入成都,给本土企业带来竞争和学习的机会。”

“自贸试验区的到来,一、二、三产业都会因此而受益。可以预见的是,它对成都的国际开放度、国际贸易、投融资都会产生实质影响。”于建玮告诉记者,以成都天府新区片区为例,目前的功能定位是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临空经济、口岸服务等产业,要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而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则将重点发展国际商品集散转运、分拨展示、保税物流仓储、国际货代、整车进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其原先的定位基础上,现在产业布局更加鲜明,企业能够更好地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充分利用自贸区优势,拓展海外业务,与国际接轨。在他看来,自贸试验区花落四川,让本土企业能够站在国际化的高度,来参与国际竞争。如此一来,本土企业能够更加便利地进行国际交往,下一步,成都乃至四川的企业将更加国际化。

给本土企业提供更好的国际化平台,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可不止于此。于建玮表示,随着成都开放程度的加深,本土企业不仅会通过“走出去”来提高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的进入,也会给本土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说,“虽然外资企业的进入会加剧竞争,但以往的经验表明,我们本土企业在国际化视野下,更多的是借此学习先进技术,在竞争和开放中逐渐发展壮大。通过中外合资等方式,优秀的本土企业不仅不会受到国外冲击,反而会加速成长。这些本土企业,包括了制造业、旅游、教育、物流等方方面面,自贸区对成都产业的影响也因此更加立体、全面。”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艳玲
点击阅读更多【四川自贸区】新闻
青白江区三项举措助力自贸区行政审批改革
央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出台金融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成都自贸试验区国税系统已完成网络申请购票近30万份
成都自贸试验区国税系统已完成网络申请购票近30万份
泸州人才新政推介会在成都举行 川南临港片区最高给予国际顶尖人才300万资金资助
成都国际铁路港单一窗口正式投入运行 19个单位(部门)入驻一窗办结220项服务
成都加快建立与试点举措相匹配的法律制度
截至4月13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两大片区新注册企业902家 七项改革 五大举措 加快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成都构建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成都构建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 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下篇文章] 吴凯调研我市重点园区 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步伐培育和提升成都核心竞争力
[上篇文章] 雄安新区强势三连板 自贸区刺激川股有行情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