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票友支招 建议设计融入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热心读者也在报名阶段踊跃支招,为川剧的保护和传承出谋划策。“你们的活动太有意思了,请设计师来包装川剧,时尚与传统混搭,让人期待!”川剧票友黄先生告诉记者,他看了30多年川剧,看到本报推出的比赛后,就迫不及待地发送邮件,贡献金点子。
黄先生说,川剧的每个细节,如音乐、舞蹈等,都可能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假设人们一大早醒来,然后伴着川剧的音乐,穿上具有川剧元素的服装,这会是多么惬意的体验啊。”黄先生告诉记者,他希望设计师们设计出一个川剧概念样板间,展示川剧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版权专家献言 助力文创产业发展
作为成都的一大文化名片,川剧在成都有着众多粉丝。此次比赛不仅吸引了众多设计名家和川剧爱好者,还吸引了版权保护专家的目光。在赞叹此次比赛富有创意的同时,成都知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张廷元教授坦言:“成都的文化存量太大,盘活存量是当前发展文创产业的关键。”他说,成都的文化需要从文化到文创,文创到产品,产品到商品,商品到品牌,品牌到影响力的衍生发展。
此外,张廷元还向参赛者提出建议:“希望能在此次比赛中,发现独具创意的川剧设计作品,期待这些作品能够从独创设计到版权精品,成为叫得响、带得走、能赚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