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推行“河长制”的温江行动
2017-04-28 21:46:3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处处是流水,时时当渡桥。”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途经温江赋诗《温江道中》如是感叹。诗外之音所印证的正是“金温江”水系之丰富,域内4条河流1058条支渠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分布,占地面积9.67平方公里,总长99.81公里,常年滋润着277平方公里的宝地。

但不容忽视的是,大自然的资源相对有限,时至今日温江区部分河段逐渐枯涸,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客观存在。于是,本月初温江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全面落实河长制四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四条主要河流区级河长公布……

一场守护碧水清流,建设天蓝地绿亲水之城的行动,在温江大地全域展开。

完善顶层设计

勾勒温江河长制 “路线图”

4月11日,温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这是该区全面落实河长制的重要节点。

会议要求抓紧出台 “1+1+4”工作推进方案,建立区、镇、村、组四级责任主体体系,以及河长、河段长、河片长、河站长四级责任人体系。金马河、江安河、杨柳河、清水河四条区级河流分别至少由一名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担任河长或副河长。

总体布局的背后,是温江对全面落实河长制的站高谋远。既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主动融入“美丽成都行动”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天蓝地绿亲水之城的有效举措。意在推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负责河流的综合治理和日常管理,变被动治污为主动治污,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治理,系统性修复河流水系的自然生态环境。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温江建成“水韵悠长、绿意盎然、环境友好、独具魅力”的生态文明标杆城市。

到2020年,温江全区水网体系基本完善,水系、岸线、通道、绿化“四通” 基本形成。全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区内水质优良比例 90%以上,金马河、清水河国家一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

到2025年,“天蓝地绿亲水之城”的水生态体系基本建成。主要河道重点区段堤防达标比例不低于80%,金马河、清水河国家一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习修鹏 李颖
点击阅读更多【河长制】新闻
2019年四川省水质断面优良率排名全国第五位
新都区首届“最美河(湖)长”颁奖典礼:带你看水润香城
四川全省首个法院环资庭入驻崇州市河长制办公室
新津县花桥镇:沿河寻访污染源让石马堰早点变干净
新津县花桥镇:沿河寻访污染源让石马堰早点变干净
“河长制”在成都全面落实落地 六大任务形成水污染防治新机制
“河长制”在成都全面落实落地 六大任务形成水污染防治新机制
涉及成都10个区(市)县的沱江如何守护 成都强力实施重污染流域综合整治
推行“河长制”的温江行动
青羊区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下篇文章] 交警深度解读神仙树立交群高架主线交通组织 二环到剑南大道只要10分钟
[上篇文章] 金牛区释放改革活力 开启转型发展上升模式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