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钓友老梁在湖边钓了两天,总共钓了3条鱼,不超过10斤;来自南充蓬安的钓友老陈钓了4天,总共钓了7条鱼,也不超过20斤。老梁说,他平时不上网,不知道网上的争论,但据他回忆,当天早上,本地渔业部门的人到湖边来巡查过,并专门询问有没有用泥鳅作饵的钓友。在当地的论坛上,钓友“愿时光温柔待你”对“泥鳅帮”印象深刻,他称前几天遇上了一群“泥鳅帮”,他们渔获颇丰。据他回忆,当时一些本地钓友喊他们收拾东西走人,但双方“没有发生冲突”。
板眼多
除了“泥鳅帮” 还有“药虾帮”
成都商报联系上钓友圈流传的视频当事人之一唐某。唐某告诉记者,该视频是他们自己录制后传到钓友圈“交流”的,视频中的渔获,并非一晚上所得,是3个人钓了3天的数量,也没有400斤,顶多也就300斤。“平均摊下来,也就是一个人每天钓了30来斤。”
视频显示,“泥鳅帮”渔获颇丰(视频截图)
被贴上“泥鳅帮”的标签,唐某觉得有些冤枉。唐某说,他们用的泥鳅绝对没有用过药。他说,泥鳅如果被毒死,会飘在水上,风一吹,很快就会漂走,根本无法拿来“打窝子”。唐某进一步解释,按照泥鳅的生活习性,沉到水里后不会马上游走,而是会游到水面呼吸,这对钓水里中上层的攻击性鱼类比较有利。因此,他们每半个小时会投放一些泥鳅到垂钓水域,然后用亮片作为拟饵钓鱼。他说,这跟用蚯蚓作饵没什么两样,根本不会影响水质。
在青牛乡经营农家乐的老王回忆,前几天,他接待了唐某等人。老王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视频中的渔获确实不是一晚上钓的,他们几个人在这里住了三四天,运气最好的那个,一晚上也就钓了四五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