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非遗表演团队带来重庆号子表演
2017-06-17 11:11:02  |  新闻中心 旅游频道成都旅游 

 “天上有雨又不落,情妹有话又不说。好话坏话说一句,等我回去心里乐!”一声洪亮高亢的演唱响彻非遗节的“中国戏”舞台,引来观众热情的欢呼。昨日,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非遗表演团队带来了重庆号子表演。这支队伍的7名成员都年过六旬,年龄最大的队员冯广田告诉记者,今年他已经66岁了。“我们算是所有表演队伍里平均年龄最大的了。”

身着苗族喜庆的传统服饰,演员们在台上饱满的热情使得微雨的天空都开始放晴。全无伴奏的情况下,台上男女的对歌更显得朴素真挚。在领唱队员清亮的嗓音带领下,6名队员时而相会对歌,时而伴唱助长气氛。原生态的歌声径直传入耳中,陶醉着现场的观众。

队员冯广田告诉记者,团队的成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天演唱的号子也是农村劳作时时常唱起的。“号子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重庆地区有着山高水险的地形,劳动号子用来表现出我们农民在艰苦条件下劳作并自我鼓励的生活情景。今天演唱劳动号子就是我们在丰收时节搬运粮食统一步调的歌曲。”

彭水民族音乐,在唐代就记载有最原始的劳动号子,打薅草锣鼓,青年男女传情达爱的盘歌,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居丧的孝歌,以及平时唱的山歌。“非遗的传承需要我们一代代的人坚持,在我的家乡,无论是老人和孩子,都能随口演唱劳动号子。成都的非遗节给了我们一个把劳动号子带给更多人的机会。”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雪艳
点击阅读更多【非遗节】新闻
2017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幕 300余万人现场观展8100多万元交易总额
2017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幕 300余万人现场观展8100多万元交易总额
非遗节少儿川剧展演小演员传承古老艺术
非遗节少儿川剧展演小演员传承古老艺术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非遗表演团队带来重庆号子表演
聚焦2017非遗节:多元文化 汇聚成都 国际范十足
聚焦2017非遗节:多元文化 汇聚成都 国际范十足
聚焦非遗节:非遗作品登记授权活动在主会场非遗博览园举行
聚焦2017非遗节: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手工艺项目进行展示展销
聚焦2017非遗节: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手工艺项目进行展示展销
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在郫都区蜀绣公园举行
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在郫都区蜀绣公园举行
2017非遗节主会场现场火爆异常 异国风情演出受追捧
[下篇文章] 2017年“6·26”国际禁毒日大型主题晚会举行
[上篇文章] 全场挥泪送别凉山州布拖县禁毒牺牲民警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