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
正在编制《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将建立大熊猫野外种群遗传档案
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目前正在编制《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和《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关于国家公园内大熊猫栖息地和种群保护,我们将严格实行分区保护与管理原则,将国家公园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游憩科普区、传统利用区。”尧斯丹谈道,下一步,将结合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在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区、传统利用区开展大熊猫栖息地植被重建,建设大熊猫走廊带,进一步修复、恢复、扩大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将重点建设土地岭、泥巴山、黄土梁、施家堡等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廊道,使相互隔离的栖息地连通,实现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从根本上降低局域小种群灭绝风险。
“同时,将建立大熊猫野外种群遗传档案,全面掌握野外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信息,实现大熊猫野外种群的精细化管理。”尧斯丹介绍,此外,还将着力推动“人工繁育—野化训练—放归复壮野生种群”工作,新建大相岭、岷山L种群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多个局域小种群实施人工放归和种群复壮。
本报记者 王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