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旗袍、打着红伞,成都市民舒丽蓉在武侯区龙腾路海棠园牌坊前流连。6月22日,“成都增绿十条”中“小游园”的模样,通过海棠园具体呈现。这个改造提升才竣工不久的游园,占地4630平方米,以前叫“龙爪游园”,设施陈旧、绿化单一。今年3月,项目启动时,特别在设计中加入了成都元素,将历史文化融入到绿化建设中。
成都特色 富有亲和力
以前的海棠园,只有绿地没有花卉,在改造时,武候区城管局选择了早春盛开的海棠作为“增花添彩”主打,一个是海棠是本土花卉,二是品种较多,连片种植观赏性强。“我经常经过这里,以前园子显得有点凌乱,现在好美!”舒丽蓉感叹。
“这个游园栽了8个品种、100多株海棠,各式各样,春天特别亮”,武候区城管局园林规划建设科的科长钟渝锋介绍。海棠园的第二个成都元素,是一个牌坊造景,上写“海棠盛景”,白墙黛瓦、线描图画,牌坊后还有一个柴门,充满川西民居味道,也氤氲着成都的文化底蕴。
今年,成都将打造50个小游园、微绿地示范点位,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海棠园是一个代表。今年,成都中心城区将新建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2个,武侯区选择在金花片区拆迁出一块8亩的土地,用以城市绿化,目前正在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