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文化
下一步将突出“熊猫文化主题”
除了更美,如今的三环路绿化带还更舒适——结合绿化改造,建设方在绿道沿线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座凳等配套设施,新增了公共厕所,在三环路沿线间隔约1千米的距离配套公共厕所和环卫休息室;同时在绿化带内完善“天网”监控设施、照明设施、指路标示系统,打造“人文三环”“平安三环”。
目前三环路全线已经基本形成52公里长的环城公园。出于优化施工程序、减少投入的考虑,全线多座桥区的绿化工程将随主体交通工程施工同步进行,预计将于明年8月最后完成;与此同时,在现有绿化景观基础上,全线绿化还将进行深化与提升,突出“熊猫文化主题”,在一些节点上予以重点表达。目前方案正在进行进一步细化。
现场特写
一大片雏菊在铺满落叶的路边点点散开。宽阔的草坪上,笔直的白杨林高耸入云,路边的刺桐和女贞树在微风中摇曳。机动车道上用作隔离的有小叶榕,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用作隔离的有女贞。再往外,是刺桐和白杨林等,一排比一排高,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这是扩能提升改造后的一段三环路景色。
“新三环太美了!”“为新三环点个赞!”……走在换上“新装”的新三环上,不少市民都啧啧称赞。“开心!真的开心!门口多了一个公园!”家住附近小区的唐寿英老人笑意盈盈:“以前一些绿化带林子很密,没有路,人根本没办法进去。白天还好,晚上黑黢黢的,有点吓人。你看现在整得好好嘛,又敞亮,又漂亮。”“是啊,真的好像公园哦!”一旁的市民刘金凤阿姨接着话头聊了起来:“以前逛公园要专门进城,现在出门就是公园!”本报记者 袁弘 摄影 胡大田